爱心班心得体会最新7篇

时间:2023-05-19 作者:betray

为了让我们在写体会的时候有清晰的思路,就必须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记录自己内心的感悟,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心班心得体会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爱心班心得体会最新7篇

爱心班心得体会篇1

作为一名志愿者,铭记“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我以“捧着心来,不带草去”的原则参加每一次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不经意中却收获良多:

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学习了不少知识,获得许多社会服务技能、技巧,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修养。

我首次参加志愿活动时的部门是拯溺团,在普及救生知识、宣传交通安全和进行交通协管中,自己学会了水上救生的基本知识和野外露营生存能力。多次参加的大型公益活动的协管活动,锻炼了自己应付复杂场面与危机处理能力。在当拯溺团交通协管组组长期间,从安排许多公益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获得协会各部门的协助与指导。曾利用国庆假日在香港的社工指导下,一起体验香港社工服务活动,比较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志愿工作,从而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并更加坚定自己应长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信心,对自己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充满自豪感。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个人精神愉悦,情绪饱满,为家庭教育树立榜样。

加入志愿文化宣传中心后,除了参加下乡宣传志愿文化、“社会探热针”调查等外,在“六一”或“元旦”的义卖募捐活动中,我尽可能的安排全家参与,有次“六一”义卖卖募捐中,我父子两个人第一次背的那个募捐箱,最后募捐的并不比其他的箱少,令小孩兴奋不已。这既能帮助别人,自己又分享这份快乐!

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比如:参加志愿文化宣传中心对广西山区小学的探访活动或中山本地贫穷学生的慰问活动,都会促使我对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如何联系与对接进行思考,丰富我的教学材料,从而更好的引导自己的学生积极向上,从善如流。自己也较忙,就要探索一下,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是“形式”多些,还是“内容”多些效果会更好?哪些活动会尽可能帮到更多需要的人?做好志愿工作靠“有心”、“有闲”更靠“有社会技能与技巧”,正是认真的思考,我才加入不同的服务部门体验与学习。

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给予很大的帮助。

还有许多许多的收获。我只是一名普通志愿者,个人的事迹谈不上,写不出。就参加志愿工作短短几年,想想这已收获不少,如果再评奖的话,那简直是意外的厚礼!其实,在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中,不乏优秀的志愿者,希望能把评奖给予更优秀的志愿者!

这里,我感谢志愿文化宣传中心同仁的举荐,为不辜负您们的好意,这张表我是用心填写的,至于是否符合评价要求,那是其次。我接触到志愿文化宣传中心所有的志愿者中,您们做得都比我更好,是更应获的评奖机会的!我应向您们学习。谢谢大家!

爱心班心得体会篇2

星期天,我们绿色小卫士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来到金阳广场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来到广场上,我们马上动手,用实际行动来实践绿色承诺。同学们有的捡拾白色垃圾,有的栽种花草,有的为冬青整容……。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正当我们忙的热火朝天,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把绳子拴在两棵小树上,然后坐在绳子上荡起了秋千。随着他一前一后的摆动,被折腾东倒西歪的小树像是小男孩发出无声抗议,更像是向我们召唤——要我们拯救它脱离小男孩的“魔爪”。见此情景,我和小明立刻跑过去制止他。“小朋友,快下来,小树会被你弄死的。”我生气的说。但他不屑一顾地说:“不就一棵树么,有什么了不起,死了我赔。”

小明说:“对,它就是一棵小树,它不会反抗,也不会抱怨,如果换作你是那棵小树,我们也这样对待你,你同意么?”小男孩吱吱唔唔,不知如何回答,但不像以前那样神气了。我趁热打铁继续说:“你别小看一棵树,它夏日撑起大伞为人们纳凉,平时像吸尘器,吸收很多粉尘,制造很多氧气,它那五彩的枝叶可美化环境,它的这种品格也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小男孩羞愧地低下了头。他怯怯地对我们说:“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行列么?”我和小明高兴地说:“非常欢迎!”……

望着整洁的环境,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花朵,浓郁的大树,我们的心醉了,随着风儿起舞。

爱心班心得体会篇3

这次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无论从我的态度还是知识,我都觉得提高了许多,首先从我的态度说起,不但摆正了自己的态度,而且做事比以前负责多了,这次的培训说实在,很大程度磨练了我的意志,每天坚持早早起床,晚晚才睡觉,成了我的习惯,现在到了起床的时间就自己起来了,终于知道了好习惯是坚持出来的。只要有毅力做什么事都不是很难。这次的培训不但让我迈出了当好一名教师的第一步,而且让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可以说对于这次的扶贫顶岗支教,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我们是带着师院的希望和自己的形象去回馈我们的家乡的,这样充分的理由足与让我们全力付出,当然也许我们会做得不好,但是只要我们努力过就不枉当初的付出。

通过这半个月的学习,我主要学到了有以下几点备课。要备好一节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熟读教材;然初步设计;参考教参;借鉴课例;再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融入我的思维和方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一节课不仅要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还要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能真正的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努力钻研教材,平时虚心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重、难点突出,组织形式多样,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所学技能,也能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等等。但我们很难在课堂上把握好这些,所以我们要多听课,看看当地有经验的老教师是怎样做到的,多向他们学习,并善于与他们交流。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不能太多。要精选题目,难易适当。要分层布置作业。而且对学生的作业,要提要求,讲规范,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作业的批改要认真、细致。要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要积极进行反思,对每堂课作一个总结,并纪录好笔记,平时做到多观察,多思考,争取尽最大努力把每节课上好。这样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对我来说,最大的感触是及时。及时于自己思想觉悟的感悟,及时于自己教学理念的充足和提升。在培训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现在对教学上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超越自我,要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毕竟个人的知识是有限,只有不断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听课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在培训期间,我不仅听了数多老师,而且还观看吕艳艳老师班里的活动录象。通过这些大量的训练观摩,使本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同时也让我开了眼界!并把获得的这些先进的学生方法、处理学生的艺术和心得体会学到手,融会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一名优秀的教师的成长是离不开反思的。没有反思就不会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也就不会有改进,也就不会有进步。

总的来说,这次支教培训,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很重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克服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种种困难,在五指山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教学上吸取经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爱心班心得体会篇4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脑海里,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事。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1、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

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3、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教师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手。但他们也存在着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满,不求上进,比较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面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然还有个性方面的一些特点。培养优生,要注意: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引导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帮助优生认识自己。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进而针对性的发展自己;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让他们通过与班上同学的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四、激励优胜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要爱。

爱心班心得体会篇5

再次捧起《爱心与教育》一书,带给我的依旧是感动,是钦佩。还记得刚拿到书的时候,被书中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深吸引。没有夸夸其谈,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言语之间,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校园生活。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因此最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他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中学生轮流家访等等,让我由衷地佩服。

书中宁玮的经历让人有一丝遗憾,却又佩服她的善良与勇敢;万同的反反复复让人揪心,最后的结果又让人舒心;程桦、杨嵩、黄金涛、王铜勇于挑战自我,克服了自己的弱势,不仅学业有成,更是锻造出了卓越人格。这些都和李老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李老师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成功!

从李老师的手记里,我们还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生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

李老师的教育手段是特别的,教育成效是卓越的。李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们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用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对待孩子。让我们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仁爱之心,爱孩子们。

爱心班心得体会篇6

今天是星期三,在学校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同学们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劳动工具来到了公益活动地点,我们班负责的是清洗学校两旁的围栏。

在老师的一声令下,活动开始了。只见统勋同学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水桶到洗手间提了满满的一桶水。泽全同学拿起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抹布,放进水桶浸湿后又提起来拧干,并在脏兮兮的墙面上使劲擦来擦去,正当他擦得洋洋得意的时候,顽固的小红点把它难住了。原来,这些小红点是一些小红漆,光用清水很难擦去。泽全同学正望着这顽固的小红点紧锁眉头。突然,只见他眼珠子一动,双掌一拍,说了一声:“有了!”看,只见泽全同学拿来了一块青纱,在上面倒上了一些洗洁精,左手拿着青纱,右手拿着抹布,开始消灭这些顽固的'小红点。他一会儿蹲下身子,用手轻轻一刷,随后又用抹布在上面一抹,整块瓷砖变得一干二净……

瞧,我也不甘示弱,使出全身的力气在瓷砖上刷。看着一块块瓷砖在我的手下都由脏兮兮变成了白净净的,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滋滋的。这时,一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蜡笔迹出现在我眼前,我深吸一口气,决心要把它消灭掉。我双手紧抓抹布,用两只大拇指在上面使劲一擦,但只擦去了一点点,看着这条长长的蜡笔线,又看了看手表,心想:劳动时间就快到了,这要擦到什么时候啊!这时,我找来了青纱,在蜡笔线上轻轻一刷,那道顽皮的蜡笔线顿时跑得无影无踪了,我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望着一个个汗流满面、面红耳赤的同学,又看看那洁白的墙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爱心班心得体会篇7

20xx年12月21日,我们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全体志愿者集体乘车去往我市某敬老院进行志愿活动。本次活动内容包括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等。

现对于敬老院之行感受总结如下:

经过同老年人的交流,我们发现,在敬老院居住的老年人大多数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生理上的疾病或残疾,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乃至自理能力,加之其子女工作无闲暇时间予以照料或因子女不孝等种种复杂原因,老年人失去去所,不得不居住于敬老院。换言之,老年人居住在敬老院实属无奈之举。

据老年人反映,在敬老院居住的生活并不像外界宣传的那样幸福。工作人员虽能履职,但态度一般且对于老年人存在某种偏见,不能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料。敬老院的伙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老人说,很少能吃到肉菜,饭菜的品质只能用一般形容,而且志愿者活动中由志愿者提供的食品等福利也很少能到达老人手中。费用方面,敬老院对于一般需求老人的收费标准大约为1000元/人,对于需要空调或特殊照料的老人,收费标准会有不同程度提高。

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百无聊赖,很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得到精神慰藉。大部分老人都对于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据反映,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志愿者到来,进行志愿活动。他们热情地同我们交谈,回答我们的问题。他们认为我们的到来并没有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干扰,而是带来了很多快乐,临走时,他们依依不舍地同我们道别并期待着我们的下一次到来经过此次敬老院之行,我对于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真实的了解。此行使我知道社会上还有许多老年人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帮助。

我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重视,加大养老领域的投入,提高养老金标准,并同时改造敬老院,美化敬老院环境,升级敬老院设备,提高卫生水平;同时要加强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挑选和培训,尤其是思想道德领域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老人们的今天将是他们的明天,使其发自内心地关心老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社会人士应加强思想道德素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扬,作为子女要积极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给予其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慰藉,从根本上扭转社会老龄化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利局面;还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落实职业平等观,减轻敬老工作发展阻力;并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注和关心,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而作为一代大学生,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热量,充分利用每次志愿活动的机会为老年人带来安慰,并要积极组织,策划,实施每次敬老活动,使得敬老活动进行得有意义,真正达到减轻老年人心理负担,提高老人生活水平的目的。要竭力避免形式主义行为的出现,避免在活动中扰乱老人的正常生活,采取正确,合理的沟通手段,认真倾听老年人的诉求,如果可能,则寻找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所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总之,社会老龄化是今天中国社会人口形势的特征之一,做好安抚老年人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这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共同努力,改变认识,加强修养,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