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习中小伙伴们少不了经常接触作文,梳理好详细的写作结构,才能将作文写得更加合理,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七年级800字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1
自古,贤人志士以听泉,登峰,怀古,称赞山水诸多。故物以类聚,我却独爱海。
不宜多说,当人含有一定量的乐趣,想必定会时刻记着,一个新颖独特的想法出现脑海---观海。一个假期,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来到了浙江,这个哺育美人之地。也许是上天可怜我这个“凡夫俗子”不懂得及体会“仙气”的普通人。观望这优美如画的人间仙境。
首先,未见海,便闻到潮湿的空气包含着海水的味道,那原有纯净的空气夹杂了浓重的鱼腥味。由浅而深入的气味,暗示着距海越来越近,相反,海距我们不远了。再近一点,浓烈的海水鱼腥味更加扑面而来,甚至已经有人将手按在自己的鼻孔,生怕巨大的鱼腥味刺激与破坏他们灵敏的嗅觉和感官。
其次,一座较低的山坡映入眼帘,有人这时产生疑惑,说好的海哪?不必着急,慢慢观看。小山坡底是售票处,一个简洁而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的小房子。两旁就是那些商人们正在销售着商品。有山有海是美妙所在。景致美好,显现了海的色彩独特,迷人。购买完票,一点点步入山坡顶部,慢慢地,视野越加开阔。古代名人顶峰造极,我来观海不为过。这时顶部已到达,向远处望去,悠闲美好。高大的海船静静处在属于它的地方,排列整齐得像阅兵的坦克,庄严而威武。
接着,下完山坡,便是海了。只见重重叠叠的波浪击打着金色的沙滩,微热的太阳躲在云层的后方,似乎在观望着海水同沙滩之间的嬉戏,时而出现,时而遮挡,倒像正在捉迷藏的小朋友们。一座座高悍的山峰,依靠着海浪,峰上绿树成荫,鸣声四起,看来鸟儿也耐不住海水,波浪的诱惑,与之共舞。沙滩上的人们上演沙滩“play”,互相比拼着谁先到达远处的礁石,有的将金色的沙子掩盖在腿上,竖起一把伞,悠闲“品尝”自然的美妙。小孩子们的兴趣,则是在沙滩上堆积属于他们自己神圣的城堡。气氛恰到活跃。
不久,退潮了,那距沙滩的礁石越加明显,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无处不在诉说他们游泳技术的高超。忘了时间的人们,也有了饥饿的呼唤,带着自己的精美食物来到小亭子,一边享受海风,一边享受风景,品尝着美食,不亦乐乎。
最终,按原路返回,这次的经历感观深刻。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2
父爱是什么?是爸爸对你的关心?是的。是爸爸对你的呵护?是的。还是爸爸为孩子早出晚归?这些都是。而我说的是另一种可贵的父爱。
早晨,妈妈让我去卖早饭。到了饭店,人们菜点的不亦乐乎,我很快也要加入“点餐队”。我到收银台换票,看见一位老奶奶在对一个小男孩说:“快写作业吧!别光顾着玩了!”只见小男孩把头一扭,转过身去:“我才不想写呢!”老奶奶急了:“怎么能不写呢!快去,待会儿在玩。”小男孩使劲摇了摇头。老奶奶劝了许久,小男孩还是不去写作业。我接过餐票,去点菜。只见那位老奶奶无奈,朝对面一名男子喊了几句我听不懂的家乡话。那名男子一听,怒火中烧地朝男孩走来。他明显是男孩的爸爸。
男孩听见奶奶喊爸爸,吓得脸色苍白,用惊恐的眼神望着爸爸,像老鼠见了猫似的,魂飞胆丧。我想,这时他应该想让孙悟空的跟斗云来帮忙。
父亲一手捏住儿子的脖子,用另一只手用力地打儿子,似乎男孩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见父亲怒目圆睁,男孩连大气也不敢出,眼睛一红,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父亲把儿子推出收银台,把重重的书包往他身上一扔,男孩后退了几步。父亲大声吼道:“快写作业!”男孩站在原地不停地抹着脸上的泪珠。父亲二话不说朝儿子狠狠地踢了一脚,把他踹到了餐桌上:“写不写?”儿子哭得更凶了,因为点菜的人有一半都转过来看着这对父子。奶奶心疼极了,说:“好了好了,别打了,他会写的。”父亲见孩子还不写,拿起书包就往外扔,说:“不写就别写,滚吧!”说完就把儿子往外拉。奶奶大声斥责父亲:“干什么!孩子又没说他不写!”她刚想帮男孩捡回书包,只见男孩已哭着跑出去了。奶奶赶紧去追,我也不能放过这个镜头,假装走了出去。没想到男孩竟然乖乖地在公共椅子上写作业。一旁的奶奶在劝他回去。但男孩坚定地摇摇头,从他的眼神里流露出痛恨。
也许很多人都跟小男孩一样,痛恨这样一位暴力的父亲如此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我相信,父亲他也舍不得这样,只是望子成龙而已。而那男孩长大后反而会感谢他的父亲。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3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鳞角了。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4
万丈高楼从地起,少了一块砖都不行。每个人都像是一块砖,共同组成一座高楼,名叫社会。
一、看重自己,我很重要。
毕淑敏说:“我很重要。”如果没有她,那社会便少了一位母亲,多了一个孤儿;少了一位医生,多了一位病人。世上不能没有她。这是她存在的价值,她很重要,她看重自己。
二、看重自己,不要轻生。
可怜可悲,海明威没有明白,川端康成没有明白,海子也没有明白。当海明威把心爱的塞进嘴里,当川端康成把煤气管含在口中,当海子卧在铁轨上,他们没有想过,他们很重要。他们都是傻孩子,以为死才能实现他们的价值,绝望的认为自己已无法再超越自我。他们以为自己是为死而生。他们也许未曾想过,他们死后有多少人会落泪,有多少人要叹息。所以不要轻生,要看重自己。
三、看重自己,每个人都有价值。
一名伊拉克阵亡士兵的墓碑上,刻着他母亲的话:“儿子,全世界都可以不认识你,都可以认为你渺小。但在母亲心中,你永远都是最伟大的。”所以,在我们灰心哀叹、垂头丧气甚至不想活的时候,想一想,我们背后,还有父母殷切的目光。全世界都可以不理睬我们,但只要有父母无私的关怀,我们就应该有勇气。微笑面对生活,轻轻扫去挫折,自己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无价值的人不存在。就像那位母亲所说的一样,“全世界都可以不认识你,都可以认为你渺小。但在母亲心中,你永远都是最伟大的。”看重自己,至少在父母心中我们是最棒的,我们是有价值的。
四、看重自己,学会珍惜。
对于自己拥有的,要珍惜。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呼之即来,唤之即去的。当你拥有美貌,要珍惜,容颜入莲,终会凋谢。当你拥有金钱,要珍惜,挥金如土,并不一定终复还。况且,还有那么多人冻死饿死在街头。当你拥有幸福,要珍惜,幸福是娇弱的花儿,要小心爱护。学会珍惜,我们拥有的并不多;看重自己,我们拥有的也并不少。
看重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并不是一无所有。看重自己,要对自己有恒心,我们终会努力得到我们想要的。看重自己,世界并不是寂寞无边的,世上至少还有你。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5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清明节在每年春天的四月四号到六号之间。这一天也是我们祭奠和缅怀逝去的亲人的日子。
这时正是漫长的寒冬过去了,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春天蹦蹦跳跳地来到我们身边。一会儿春风和煦地吹拂着我们的脸。一会儿春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使大自然格外的清明。
奶奶说:“清明节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我们翻阅了《少儿读古诗》这本书,找到了唐代诗人韦庄的“满街杨柳绿似烟,化做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的诗还有宋代诗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诗,还有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都描绘了清明这个节日带给人们是一般的精神享受,特别是杜牧把清明与“雨”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是这种诗意达到了极致。
我喜欢过清明节是另有原因的:我终于有机会到郊外拥抱春天。第一个机会是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那时,师生将乘坐大巴车一路上欣赏这春天的美景来到风景如花的山上、草地上或湖边柳树下,尽情享受着春天的快乐。第二个机会是和我们吴家的所有成员结伴扫墓,那时,我们会带着鲜花、水果和糕点,祭奠吴家的祖先,我们排着队在墓碑前鞠躬行礼,奶奶鞠躬的时候,喃喃地说:“爸爸妈妈,我们来看望你了”然后,我和表哥表妹们在山上追赶疯跑,释放我们的青春活力,我们各自带着自己喜爱的玩具,如跳绳、空竹、风筝等在山下的空地上各展现自己的“绝活”。直到听见“我们走了!”一声喊,我们就依依不舍的走向各自的车子,互相挥挥手,奔向同一个目的地――安乐园餐厅。
在回程的车上我沉浸在不舍离去的心情中,奶奶却和我耳语:“次活动可以叫扫墓,也可以叫踏青。我们把扫墓和踏青结合在一起了。
归途中,我在想着明年的扫墓和踏青。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我小学生活中不可忘怀的节日。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6
说起《儒林外史》,可能非常多人听说过,但不知道它的内容。其实它是有清代的吴敬梓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精品,是他独特思想与艺术构思的产物。
它主要讲述了 元末明初的一段 断 考场官场趣事,用了幽默诙谐的笔触进行讽刺,鞭棘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不仅如此,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吴敬梓不是简单的直接叙述自己对人物的好恶,进行讽刺或赞扬,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用他生动的语言直接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自己明辨是非,这样做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在全书中塑造了许多读书人的形象,其中给人印象最深,也是作者最想突出的无疑是那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书生。如进了几十年考场,后来侥幸考中又出尽洋相的周进;因为考中喜极而疯的范进;获得名利地位后就无恶不作的严大位 ; 虽为女流却热衷八股的鲁小姐等等。儒林中人为了地位,为了财富而废寝忘食地读书。
读完全书,虽然作者在其中列举了许多反面人物,也深刻批判了这些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地位的愚蠢的读书人,但除此之外也作者也列举 众多古代优秀读书人的形象 如 庄绍光、虞博士等人,以杜绍卿最为突出。杜绍卿才华超群,却蔑视八股,仗义疏财,迁居南京后,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愿征召为官。这些人构成了《外史》所写“儒林的”中坚。 所以我觉得 “文行出处”尤其“德行” 也 是全书关注的中心,这些人物形象也都被寄托了作者的人格思想 ,借这些优秀的人才来匡扶德行。在我看来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持反对意见是非常明显的 , 但他反对的也 只是“世人一见了功名富贵,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儒林外史》并无教人一定不科举,不征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的意思。 只是过分的追求这些外物会造成精神上的负担,让人奔溃。他在批判这些的同时,其实也颂扬了人的德行,它作为“人生立命”的根本,时行时止,而决不为“功名富贵”和科举、征辟等所奴化、异化,成为“没品行”的人。
读完之后才发现《儒林外史》犹如一首“凄清婉转”的长歌,其内涵深微的感伤情味 ……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7
记得刚来到这个学校时,我并不太喜欢陈老师。
事实上,我并非讨厌她的性格,而是不喜欢她的教学方法:首先,我认为她讲的题都太基础了。像一班的刘老师,二班的车老师,四班的程老师,他们讲的全是难题。其次,她要求把计算题过程的每一步都写清楚。难道不只要写出关键步骤并保证结果正确就可以了吗?写一大段繁琐的无关紧要的过程又有什么用呢?太麻烦了!
甚至有一段时间,当陈老师在班上问:“这道题会做的举手”,同学们都齐刷刷地举手时,我却不为所动——即使我都会做。我想:这么基础的题还用举手吗?同时,我在课上做完习题,也不给陈老师检查。因为我对她所要求的那些繁琐的过程十分反感。就因为那繁琐的过程,数学作业要多花掉十分钟!同时,她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我们的严苛:明知我们作业多,却还要拖堂;纠错本上的错题,我们许多都没做错,却依然让我们摘抄下来;我数学没打到“a”,自己已经很伤心了,她却还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批评我。
可没想到,那看似不必要的繁琐的过程在考试时那么重要。我数学考卷上的一道计算题,就因为少写了一步,而忽略了一个数字,导致整个答案错误,扣去三分。真可惜,不然,我就是满分了呀!那一刻,我开始觉得写过程并非没有道理。
一次,我和朱炫昱因为都弄不懂“二进制“是什么,在许多课外书上也找不到,而百度一下呢,又完全看不懂。于是便一起跑去办公室请教陈老师。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二进制里有那么高深难懂的内容!陈老师一遍讲下来,我和朱炫昱就好像刚刚玩完过山车一样头昏眼花。怪不得网上流行这么一句话:“不管你有多牛,在数学老师面前,永远是个白痴。”于是,身为教务主任的、日理万机的陈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了一个多小时为我们细细讲解,直到我们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才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最好,在我和朱炫昱心满意足地走出办公室时,听到陈老师在身后说:“现在都六点多了,你们回家一定要小心啊!”这一句话中,包含了多少陈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啊!其实,她平时的种种做法,不都是想让我们学得更扎实,做事更仔细、沉稳吗?
陈老师的这一片心意,就像一壶好茶,初尝觉苦,但细细品来,实为滋心润肺之极品!
七年级800字作文篇8
人们期盼着,期盼着那个瓜果飘香的季节,期盼着那个天高云淡的季节,期盼着那个红红火火的季节。于是在人们的期盼中,她来了,带着春姑娘和夏姑娘送给她的风和雨。这风、雨中带有一股甜味,人们给它起名为“秋风”“秋雨”。秋姑娘所到之处都会变为金黄色或者红色。这时人们便乐呵呵地高叫道:“嗨呀,秋天来了。”
自古人们对秋天的认知大多为荒凉、萧条。也许是那几片飞舞的枯叶在作怪,又或许是我的认识太过浅显。总之我认为秋天应该是一首农家交响乐,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阵阵有节奏的“嘿哟,嘿哟”以及一阵粗犷的金属碰撞声。啊,美极了。
远处的山最先迎接了秋姑娘,大片大片的绿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赤红色,像是被打翻了的颜料,这山的颜色每一处都不同,有赤红、橙黄、还有几株青松。露出的黄土,突出的耸石,这些常见的东西组合在一起,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站在山腰你仿佛置身于一幅油画之中,美得不真实但却沉浸其中。
近处的田也成了秋姑娘停下歇脚的地方,田野里也是一派热闹的景象。被秋风吹痒了的高粱,笑弯了腰,笑红了脸。熟透了的苹果鼓着红扑扑的脸蛋,像个生气的小娃娃,惹人喜爱。那玉米杆子上结了一根根直挺挺的玉米棒子,可别小看了那小小的玉米棒子,剥开里面可全都是一粒粒的“金豆豆”。金黄的,圆润的,飘着香的,可都在这玉米棒子里了。金黄的麦子也在风中跳起了舞,像海底的水草。从高处看,阵阵麦浪似金黄的潮。空气中充斥着浓郁的香气,然而这场景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那笑声连连,朴素大方的农民了。
近了,近了,春姑娘以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那便是——秋雨。为了释放对秋姑娘的热爱,人们一头扎进了香气浓郁的秋雨中,这时我深切的感受到秋天来了。
啊,秋姑娘。您虽然没有春的生机盎然,没有夏的热烈奔放,但是您却是慷慨的,美丽的,您将秋风与秋雨毫不吝啬地送到每一个角落,将秋韵送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将秋天特有的香气送到了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