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评估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和项目,教师编写教案不仅促进了自我管理,还增强了他们的教育专业素养,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草莓篮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草莓篮教案篇1
活动意图:
?草莓田里的小老鼠》讲述了小老鼠在草莓田里邀请小蜗牛、小蚂蚱、小蝴蝶、小青蛙等小动物品尝草莓而发生的一系列慷慨助人的温馨故事。故事中小老鼠把小草莓化身为快艇、足球、草莓伞、草莓火炬、草莓铃铛、草莓心、草莓笔,生动、有趣的形象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同时句式相同的人物对话,还为幼儿提供了讲述故事的可能。活动中我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ppt、拖动动物图片操作图表,让幼儿借助情节记录表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幼儿在自主、生动、活泼地参与活动的同时习得了借助图表学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图表理解故事内容,学说人物对话。
2.尝试通过拖动图片大胆地讲述故事。
3.体验朋友间慷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板、多媒体课件(含故事情节记录表)、小老鼠手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手偶激趣,猜测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是谁呀?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天,小老鼠在草莓田边招呼着朋友们,“小蜗牛,尝尝我的草莓吧!”你们猜,小蜗牛会怎么说呢?小老鼠又会怎么做呢?
2.连续观察多幅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师(播放ppt):我们连着看这四幅图,就明白了。小老鼠又招呼了谁来尝尝它的草莓?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小老鼠又是怎么做的呢?(小蜗牛、小蚂蚱、小蝴蝶、小青蛙;会……)
3.完整倾听老师讲故事并讨论,感知故事内容。
(1)师:小老鼠都邀请谁品尝它的草莓?他们是怎么说的?小老鼠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听故事。
(2)教师边播放ppt边讲故事。
师:小老鼠先邀请谁尝草莓?第一个小动物是谁?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分别是谁?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小老鼠又是怎么做的呢?
(3)幼儿根据倾听到的信息展开讨论,教师进行引导。
二、动手操作,借情节表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
1.尝试拖动图片,完成故事情节记录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谁来边拖动图片,边讲讲这个故事呢?
故事情节记录表
小老鼠请谁尝草莓?
他们要做什么?
小老鼠怎么做的?
小蜗牛
过河
草莓快艇
小蚂蚱
踢足球
草莓足球
小蝴蝶
躲雨
草莓伞
小青蛙
传火炬
草莓火炬
小昆虫
学校
草莓铃铛
稻草人
孤独
草莓心
小青虫
听故事
草莓笔
2.观看故事情节记录表,学说人物对话。
师:小老鼠邀请小动物的品尝草莓的顺序是怎样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说的?小老鼠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小蜗牛是怎么说的呀?你觉得小老鼠会有什么办法呢?
小蚂蚱要干什么?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小蚂蚱又踢足球了吗?
小蝴蝶遇到什么事情了?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小老鼠怎么做的?
小青蛙匆匆忙忙在干嘛?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
小老鼠在一座刚刚建好的昆虫学校,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这是什么?稻草人回答小老鼠了吗?为什么?小老鼠会怎么做呢?
到了晚上,好朋友们一起聚到小老鼠的草莓田里,小青虫得到了什么?
3.小结
三、完整欣赏,升华故事情感。
1.师:小朋友们自己绘制了这张故事情节表,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2.引导幼儿讨论: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鼠呢?
活动延伸:
1.故事表演:小朋友们,你喜欢这只慷慨的小老鼠吗?那我们一起来制作故事中需要的道具,然后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2.故事续编:引导通过替换动物进行故事续编或绘制故事图书。
草莓篮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交流、分享有关对草莓的了解的基础上学习用彩泥制作草莓。
2.能用团、搓、剪、压、粘贴、连接等技能进行彩泥制作,能够尝试利用辅助材料进行连接。
3.在制作中让幼儿对水果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交流、分享有关对草莓的了解的基础上学习用彩泥制作草莓。
教学难点:能用团、搓、剪、压、粘贴、连接等技能进行彩泥制作,能够尝试利用辅助材料进行连接。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丰富幼儿草莓的知识,为制作活动建立前期经验。
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盒彩泥。草莓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草莓图片资料,对了解草莓产生兴趣。
师:它们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说草莓的主要特征。
二、观看范样,讨论草莓的不同做法。
1.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其不同做法。
2.利用团、搓、剪、压、粘贴、连接等技能进行彩泥制作,能够尝试利用辅助材料进行连接。
3.教师演示介绍草莓的做法,重点示范连接技能。
取红色彩泥,然后将其搓成一个大的圆球。
将彩泥的一头搓得细一点,做成草莓的形状,并且,用火柴梗点上小点。
再搓一个绿色的圆球。
将圆球搓得长一点。
把绿色彩泥搓圆压扁,用剪刀将绿色的彩泥剪开。
整理之后,捏出根部。
将根部和草莓果实连接在一起,草莓就做好了。
黑色彩泥捏成芝麻大小的粒,粘在草莓身上。
三、幼儿进行彩泥制作,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做草莓的幼儿。
1.提醒幼儿运用团、搓、剪、压、粘贴、连接等技能进行彩泥制作,能够尝试利用辅助材料进行连接。
2.鼓励幼儿间可以合作进行制作。
3.也可以尝试平面捏泥,并进行背景指导。
四、展现交流:举办“水果交流会”。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对彩泥产生兴趣。
草莓篮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从食物中发现红色系色彩元素。
2.尝试用纸浆塑形并将其染色,体验色彩变幻和调色的乐趣。
3.感受制作纸浆蛋糕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餐巾纸,水,颜料,生日蛋糕餐碗,糨糊,教师事先做好的纸浆蛋糕。
2.各式各样的蛋糕图片(以草莓蛋糕为主)。
3.故事《给熊奶奶过生日》。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导入活动。
(1)欣赏故事《给熊奶奶过生日》。
(2)欣赏丰富多样的蛋糕图片,观察各种蛋糕的造型并感知草莓色。
(3)教师: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吃的蛋糕送给熊奶奶。大家一起来研究下怎么做一个特别的蛋糕哦!
2.魔法变蛋糕,制作纸浆蛋糕。
(1)出示范例纸浆蛋糕。
(2)引导幼儿观察纸浆蛋糕的特别之处,想象它的制作方法。
(3)探索用纸浆变奶油,制作纸浆蛋糕。
制作奶油的步骤:准备纸一浸湿餐巾纸并捣碎一准备糨糊一纸浆和糨糊混合一添颜料斗准备底板。
要点提示
1)将餐巾纸或卫生纸浸湿后捣碎,如同搅拌面粉一样。
2)用不同的颜料将纸浆染色,染出有草莓感觉的色彩:
先调入白色,再加入少许红色,一层层加,感受色彩的亮度和色泽的变化。
3)用不同的方式将纸浆装点在倒扣的碗上,然后伸出手指,抹一抹、按按平。整个小手在纸浆上面按一按,将奶油平铺在蛋糕上。再用手搓一搓,变一变,变出不同形状的奶油,作为蛋糕漂亮的花纹。将深颜色的奶
油搓成小圆圆,便成了一个珍珠小球。用手指挖一块,轻轻捏两下,作为装饰物轻轻放到蛋糕上,边上还可以配上绿叶。
3.给熊奶奶送蛋糕,展示并欣赏蛋糕。
草莓篮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劳动工具,激发幼儿对劳动的热爱。
2.引导幼儿学习观察技能,培养幼儿观察的持久性。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整理种植园地(地势稍高一些)。
2.劳动工具:锹、铲、水壶、塑料薄膜等。
3.草莓秧苗。
4.设计观察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回忆吃草莓的情景,激发幼儿种草莓的愿望。
2.帮助幼儿认识草莓秧苗,知道草莓秧苗是生长在泥土中的。
3.引导幼儿认识劳动工具:锹、铲、水壶等,并了解各自的劳动用途和方法。
4.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主,幼儿重点了解种植的过程)(1)组织幼儿观察教师种植过程:
整理地块--铺塑料薄膜--栽草莓--浇水(2)幼儿参与种植活动(3)引导幼儿观察劳动工具在活动中的使用方法。
5.组织幼儿学习记录种草莓的活动过程。
6.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观察草莓的生长情况,并学习照料活动,如:除草、浇水等。
(2)作观察记录。
活动反思:
我以提问的形式进入了这节课,整节课的内容上下来幼儿的思路一直跟着我走,而内容中,很多环节我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这次的活动中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就管自己上下来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考虑独到。
草莓篮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刺猬和好朋友分享草莓的快乐心情。
2、懂得好吃的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二、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乐意用语言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三、活动难点:
懂得好吃的东西要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四、活动准备:
刺猬头饰,草莓若干,挂图6号,故事录音。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谜语:小小刺儿身上长,背上果子满山跑。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四只小刺猬的故事,这四只小刺猬分别叫:小一、小二、小三、小四。
(二)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就快乐的往回走了”。
小一出去了,发现了什么?有几颗?这些草莓是什么样的?
小一吃了一颗草莓,是什么味道的?
它正想吃第二颗时,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出示挂图2。
教师讲述故事“再说小二吧——朋友们尝尝”。
小二也出去了,它发现了几颗草莓?它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挂图3。
“太阳——一颗红草莓”太阳出来了,四个小刺猬身上都背了什么?有几颗?
小刺猬们身上的草莓都是给谁吃的?
4、出示挂图4。“多么可爱——结束”。
问题前置:猜一猜,小刺猬吃了好朋友们送的草莓会感觉如何?
提问:为什么它们觉得这颗草莓特别甜、特别美味呢?
(三)教师播放故事录音。
讨论:你们喜欢这四只小刺猬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我也喜欢这四只小刺猬,这四只小刺猬真是太友好了,他们不仅一起玩,还能一起分享好吃的。
(四)分享活动请小朋友表演小刺猬分享草莓。
草莓篮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的外部属性特征展开想象,选出符合线索的物品。
2、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和蜗牛一起寻找的乐趣。
活动准备:
蜗牛图片、红色物品图片、手工纸、记号笔、草莓味食物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引出故事教师出示蜗牛图片教师:这是谁?(蜗牛)对,今天有一只蜗牛来我们中一班找一样东西,是什么东西呢?蜗牛说,要找的这样东西的线索就藏在这个信封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察线索,感知属性
1、出示信的第一页(红色)教师:瞧,这是什么?(红色的纸)第一个线索是红色,那你们觉得蜗牛在找什么?(红色的东西)是的,这只蜗牛找的东西是红色的,谁来告诉蜗牛什么东西是红色的?(根据幼儿回答,边回答边出示图片)小结:哇,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红色的东西!可是,到底哪个东西才是蜗牛想要找的呢?我们一起问问蜗牛,蜗牛蜗牛,你想要找的是哪个东西?
2、出示信的第二页(闻起来香香的)蜗牛说:谢谢你们帮我找东西,但是我找的东西是(边说边出示信的第二页)教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鼻子)谁来说说蜗牛要找的`是怎样的东西?(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对,蜗牛想要找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东西。那么这里面的哪些东西不是红色的又闻起来香香的?(根据幼儿回答请幼儿将不正确答案取下)小结:剩下的都是红色的闻起来又香香的东西了。那蜗牛要找的是这些东西吗?我们来看看蜗牛给我们留的线索。
3、出示信的第三页(吃起来甜甜的)教师: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能吃的)那请你们猜猜这样东西吃起来味道是怎么样的呢?(甜的,酸的)你猜对了,蜗牛说,这样东西吃起来是甜甜的,那这上面哪些东西不能吃?(幼儿将不正确图片拿下)小结:剩下的东西都是红红的,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
4、出示信的第四页(芝麻的红色心形)我们再来问一下蜗牛,这些是你要找的东西吗?蜗牛说:谢谢你们,不过我要找的东西是(拿出第四页)教师:蜗牛找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上面还有?(一点点的)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蜗牛要找的东西的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心形的,还穿着一件芝麻外套),现在你知道蜗牛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了吗?(幼儿取走不正确图片),黑板上只留下草莓图片。
小结:蜗牛要找的东西的红色的,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心形的,还穿着一件芝麻外套,蜗牛要找的东西是草莓。
三、分享草莓,再次感知蜗牛说:谢谢你们呀,小朋友,你们帮我找到了我想找的这样东西--草莓,真是太棒了!我也带来了草莓味的美食和你们分享。
草莓篮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培养宝宝会看图画画。
认识草莓身上有几种颜色。
活动准备
水果若干(草莓)
草莓简笔画图片
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老师先出示水果,引起宝宝的兴趣。
宝宝们知道老师手里端的是什么水果吗?
说说水果的名字和味道,宝宝自由回答。
2、引导宝宝画草莓,涂颜色。
宝宝们知道这么多,那我们一起看看草莓简笔画图片画画草莓吧!
草莓画好了,我们再来给它穿上花衣裳吧!一起观察草莓的花衣裳,都有什么颜色?
草莓身上穿着红色的衣裳,上边有黑色的小点,还有绿色的叶子。
3、品尝草莓。
宝宝们可以把画好的草莓带回家给家人展示。
宝宝们都画累了吧!那我们一起来吃草莓吧!
草莓篮教案篇8
设计意图
草莓是平时孩子们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对这种水果孩子们的了解都比较深,特别是在外形上,孩子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一次我买了草莓孩子们看到后都议论纷纷,因此就生成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草莓的外形特征。(重点)
2、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难点)
3、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
范画若干、油画棒,幼儿用轮廓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实物草莓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
师:你们看今天李老师带什么来了?(草莓)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草莓,它长在什么地方的?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几种颜色?(引导幼儿说出草莓的外形特征)
师小结:草莓的叶子是绿色的、肉是红色的,上面的籽是黑色的。
二、出示教师范画,幼儿观察:
师:下面请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
师:对了老师草莓画了下来,好看吗?(好看)
师:你们想不想为草莓穿上漂亮的衣服?(想)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小朋友在为他们穿衣服前,先看老师是怎么给他们穿的。
师:颜色要往一个方向涂,要涂的满、实,但是不能涂到黑线外面去。
师:我们要先涂绿色的叶子,再涂红色的肉,最后涂黑色的籽,画籽的.时候我们要点画,不能涂。
四、提出作画要求:
1、师:我们在为草莓穿衣服前首先要想好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要怎么涂色?先涂哪里?再涂哪里?
2、鼓励幼儿大胆作涂色,看谁涂的又快又好?
3、画画的时候,要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五、幼儿作画,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画的又快又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指导能力差的幼儿正确涂色。
六、观赏评析作品:
1、为幼儿的作品写上名字,看看谁画的好。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谁的草莓,为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为草莓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草莓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请我们一起去做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