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5篇

时间:2023-08-30 作者:Brave

每个教案都应该包括教学的步骤和时间安排,以便我们掌握教学进度,我们的教案内容紧密贴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5篇

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认读二类生字

3、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

(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

(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

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

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完成课后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填一填:

2、 (炎热)的夏天

(幸福)的生活

快乐地(游戏)

轻轻的(唱歌)

3、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艰难的喘气

4、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贝、壳”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贝、壳”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恰当的停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字教学。

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你们知道图片上是什么东西吗?(多媒体课件展示贝壳的图片。)

师:这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来保护自己的身体。现在可以当作很多汉字的偏旁,而且组成的新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今天,我们将从《“贝”的故事》中了解汉字的演变和汉字的魅力。(板书课题)

2、指导书写“贝、壳”。

(课件出示):“贝、壳”的动画笔顺图

师点拨:

“贝”:竖与横折的折段一样长,撇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格撇出,最后一笔是长点。

“壳”:上窄下宽,上边是“士”不是“土”;“士”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秃宝盖的横钩在横中线上,最下边的“几”的撇和横折弯钩要写的舒展。

(1)教师范写生字,并再次提醒学生书写要领。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书写强调。

(3)指名上黑板写,点评优缺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3)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3、小组比赛读,生评价。

三、学习认读生字

1、随文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生评价。

学习生字:甲骨类

学生说拼音,口头组词,师课件出示组词。

识字方法:加—加:日+丨=甲米+大=类

减一减:滑—氵=骨

(2)介绍“甲骨文”。

师:古人看到了贝壳之后,怎么把它记下来呢?有谁可以猜一猜?

生:把它画下来。

(3)给学生介绍“贝”字的写法演变。

(4)出示: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指名读,生评价)

认识多音字:漂加一加:氵+票=漂换一换:飘—漂

语境识字:珍:珍惜、珍爱、珍宝

出示贝壳做的饰品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饰品”。

给学生讲解“饰品”的意思。

学习生字:饰品

根据字谜来识记“品”:一家人三口,家有二层楼。老大住楼上,老二老三挤下头。

(5)出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请同桌2人一起读,生评价。)

学习生字:随易损币

学生说拼音,口头组词,教师课件出示组词。

识字方法:

语境识字:随:随身、随手、随从

加一加:日+勿=易扌+员=损

利用图片识记:出示人民币,认识“币”

(6)出示:所以,用“贝”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学习生字:财、赚、赔、购、贫、货

学生说拼音,口头组词,教师课件出示组词。

识字方法:

加一加:赚=贝+兼购=贝+勾贫=分+贝货=化+贝

赔=贝+咅(读pu,义同“呸”,表示斥责或唾弃。)

2、出示会认16个生字,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归类。

品字结构:品

独体字:贝甲币

上下结构:骨类易贫

上中下结构:壳

左右结构:漂珍饰随损

财赚赔购

开火车认读16个生字

四、出示词语,每组5号领读。

五、再次朗读课文,指名评价自己的朗读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恰当的停顿。

六、拓展:认一认这些字,大声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贝、壳”。

2、熟读课文。

3、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来读一读。

八、总结: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板书设计

识字3“贝”的故事

贝壳

加一加:甲类漂易损财

赚赔购贫货

换一换:飘—漂

减一减:骨

猜字谜:品

利用图片记忆:贝壳饰品币

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篇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因此,本课的教案设计中,我重点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讲解字理等形式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图片说话”等形式,为学生搭建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的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学”与“用”有机结合。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贝”字的字理演变图,大海退潮视频,生字卡、词语卡;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教师)

2.尝试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并认读。查找资料,收集汉字小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贝”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汉字秘密的热情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汉字秘密的热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过什么、

2.多媒体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并定格到贝壳图片。

3.你喜欢它们吗、说说你见过的贝壳都是什么样的,它带给你哪些快乐。

4.揭题:这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贝壳不但漂亮,还有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贝”的故事。教师板书:“贝”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美丽的海滨,漂亮的贝壳,承载着孩子们一个个瑰丽的梦。新课伊始,引导学生交流在海边的所见所感,直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多媒体演示更使没有去过海边的孩子在了解海趣的同时充满遐想,在潜移默化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学习做好有效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步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生字,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学字词。

要求: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在词语中画出生字,读好整个词语。

(3)想想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小组合作互相读词,互相纠正读音。在小组中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4.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平舌音:随、损、财

翘舌音:珍、饰、赚

多音字:漂

5.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甲骨文、贝类、漂亮、珍贵、饰品、随身携带、容易、钱币、钱财、赚钱、赔钱、购买、贫困

6.反馈自学情况。

(1)先请四名同学合作读,再请一名同学领着大家读。

(2)把大屏幕上的生字的拼音去掉,再连词读。先自己小声练读,再开火车读。

(3)把大屏幕上的生字变成红色,指名连词读、单个读。

(4)只剩下生字,指生读并组词。

7.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如根据字谜来识记“品”:一家人三口,家有二层楼。老大住楼上,老二老三挤下头。

根据字形来识记“类”:大米。

根据规律分析记住“财、赚、赔、购、贫”都有贝字旁。

8.把这些生字送回到课文中,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环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由读文、读词、识字,再读文,层层夯实。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1)学生朗读生字并组词。

(2)引导观察“我会写”中的9个字,发现规律。

(3)明确本节课重点指导的五个字:贝、甲、与、币、关

2.同桌相互交流: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书写。

贝、甲:

(1)第二笔都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2)“贝”字下部的撇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是点;“甲”字最后一笔是悬针竖,要写得挺拔有力。

(3)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4)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与:

(1)书写时,竖折折钩略向左倾斜,钩要短小有力,整个笔画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币、关:

(1)同桌间观察字的书写特点,尝试书写。

(2)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4.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评价展示的写字作业,说说自己的建议。

设计意图:“识写结合”是识字写字的有效途径。本环节的教学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即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掌握书写的'要点,又注重学生同桌间的学习交流,“扶”和“放”有机结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

2.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搜集汉字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1.比一比谁眼明手快:迅速在课文中找出本课生字。

2.男女生开展“词语接龙”认读比赛,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3.导入: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文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赋予了每一个汉字独特的意义,你发现汉字里的秘密了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

设计意图: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生生字识记得快,忘记得也快。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强化巩固生字,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此环节的设计不仅巩固生字词语,还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二、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想好了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引导朗读,感悟第1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一句的内容后,指导学生抓住“水里、贝壳”进行朗读指导。

(2)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二句的主要内容后,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甲骨文”并识记生字。

①出示词语“甲骨文、贝类”,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②出示图片并讲解: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

③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甲”的演变。

甲骨文,像纵横交叉的握柄。甲骨文的“甲”字是:(“十”的变形,握柄)+ (囗,抵御矛枪的硬牌,表示可持握的护牌)。造字本义:古代士兵作战时手持的用来保护身体的硬牌,装有握柄,可以抵御矛枪进攻;士兵一手持甲牌抵御防守,一手持戈戟展开进攻。

④教师边画简笔画边讲解“骨”的演变。

甲骨文“骨”的字形“ ”上部“ ”像人体均匀排列的肋骨;下部像肉“ ”,表示“骨”与“筋肉”相连。造字本义:与肌肉、筋脉组织所相连的保护性支架。

⑤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了解“贝”的变化,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你知道“贝”字的由来了吗、

(“贝”字就是根据贝壳的形状演变而来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三)引导朗读,感悟第2自然段。

1.指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一句话的内容后出示词语“漂亮、珍贵、饰品”。

①指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②出示各种各样的漂亮贝壳图片。

③欣赏后指导学生用“漂亮”说句话。

④指导学生区别“漂”与“飘”,识记“漂”字。

⑤出示各种贝壳制成的饰品,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饰品”的意思。相机识记生字“饰”。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2)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二句话的内容后出示词语“随身携带、容易、损坏、钱币”。

①指生认读词语。

②指导学生看看自己身上都带了什么,理解词语“随身携带”,相机识记生字“随”。

③教师分别拿一张纸币和一个贝壳,让学生造句,要用上“容易、损坏、钱币”等词语。

④相机识记生字“易、损、币”。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

(3)在学生朗读并汇报第三句话的内容后出示汉字“赚、赔、购、贫”。

①指生朗读汉字并组词。

②导学:这几个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你还知道哪些带贝字旁的字、

④出示课后习题“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话。

(4)指生分句朗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重点指导学生用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甲骨文、随身携带、饰品”;结合对甲骨文词义的理解,借助汉字演变识记生字“甲、骨、贝”等,体现了学习方法和识字方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出示书后词语,学生开火车领读。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1)学生朗读生字并组词。

(2)明确本节课重点指导的四个字:壳、骨、钱、财

3.重点指导。

钱、财:

(1)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两个字中的“撇”都要写得短小舒展,“点”的运笔要由轻到重。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壳:

(1)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横折弯钩要写得圆润有力。

(2)教师范写,学生临摹感悟。

(3)同桌间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骨:

(1)同桌间观察这个字的书写特点,尝试书写。

(2)交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再临摹。

4.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评价展示的写字作业,说说自己的建议。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是低年级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范写,及时展评反馈,表扬优点,指出不足,这都是对学生写字的引导。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汉字是美妙的,有趣的,灵动的。希望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领略中国汉字的美妙神奇。

2.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

(2)把“贝”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设计意图: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将课堂学习的收获与喜欢的人分享既是幸福也是对所学的积淀,而课外搜集汉字故事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甲”等10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文、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等词语。

2、了解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

3、知道“贝”字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学习归类识字的方法。

4、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

教学难点:知道“贝”字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学习归类识字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学生观看有关汉字文化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老师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三、预习检测

1、学生认读词语。

贝壳贝类漂亮珍贵饰品容易损坏钱币

钱财赚钱赔付购买贫困甲骨文随身

2、带拼音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识字游戏,捡贝壳

四、随文识字,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有感情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2、随文识字,借助图片,实物理解“甲骨”“贝壳”两个词语。学写“骨”字。

3、学习“贝”字的由来与演变。

学生观察学习甲骨文、隶书、楷书的“贝”,通过贝字字形的演变,更加深刻地识字“贝”字,了解汉字文化

4、学写“贝”字。

5、拓展视频了解“木”“月”“火”字形的演变。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了解归类识字的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几个问题:

(1)、贝壳在古代有什么用处。

(2)、为什么贝壳在古代用作钱币。

2、学生回答问题。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问题。

3、带“贝”的字多与钱财有关,认识“赚、赔、购、贫、货”。

给这几个字组词,认识这几个字,并了解它们的字义与钱财有关。

4.拓展延伸:你还能想到哪些带“贝”的字。

5.联系以往知识,学习归类识字的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

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你的家乡在哪里?喜欢吗?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也热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画家乡》,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提出自读课文要求: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

(2)遇到生字朋友圈出来。

(3)借助拼音把生字宝宝多读几遍,并想想怎样记住它。

(4)思考:文中介绍了哪几个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读的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它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课件,找学生起来读,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谁愿意起来当小老师领着同学们读?

3、生字宝宝我们都应经认识了,那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它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品读领悟

1、出示涛涛家乡的图片

这是谁的家乡?在画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涛涛画的海是什么样的?

出示涛涛家乡的句子,生自由读这一段,反复朗读体会景美及语言的韵律美。

2、出示山山家乡的图片

这是谁的家乡?在画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山山画了些什么?出示山山家乡的句子,生自由读这一段,反复朗读体会景美及语言的韵律美。

3、出示平平家乡的图片

这是谁的家乡?在画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平平画了些什么?平平画的平原是什么样的?

出示平平家乡的句子,生自由读这一段,反复朗读体会景美及语言的韵律美。

4、出示青青家乡的图片

这是谁的家乡?在画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青青画了些什么?青青画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5、出示京京家乡的图片

这是谁的家乡?在画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京京画了些什么?京京画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6、读读说说:xxxxxxxx那么xxxxxxx那么xxxxxxxxxx。

7、这几个新朋友的家乡我们都一一参观完了,还想不想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家乡?出示美丽家乡图片欣赏

四、巩固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我们刚才已经游览参观了五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多美啊!老师觉得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烂的色彩来画画自己的家乡吧!

3、介绍自己的家乡

你们想请你的朋友到自己的家乡去玩吗?下节课,我们请我们班小导游介绍介绍你的"家乡。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小朋友: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

家乡: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