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7篇

时间:2023-08-02 作者:Mute

在教案撰写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想讲的内容简要写出来,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7篇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篇1

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相关信息。

2、能按动物的特征或习性进行分类,尝试创编自己喜欢动物的谜语。

3、萌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准备:

动物图片ppt

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谜底:袋鼠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谜底:大象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螃蟹师:刚才我们猜出来的谜底它们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2、你知道关于它的有趣的事吗?(幼儿结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提升经验

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ppt

2、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指导,提升谈话经验。

四、尝试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空中、陆地、水生分类,或根据家养和野生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食性(食肉、食草)、习性(温顺、凶猛)等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动物、皱皱皮的动物来分

五、互相交流,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动物编谜语。

活动反思:

学生活泼、可爱,喜欢上品德与生活课,爱动手、动脑和参加一些活动。此次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资料准备很好,我就鼓励他在课上大胆向大家汇报。例如:我班的'阮业成同学平时学习很费劲,但是这次收集的资料却很好。他收集的是鳄鱼的资料,让他再把资料研究、整理一下在课上向大家汇报。

在课堂上学生们带着满心的欢喜和教师一起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的资料,丰富了自己对动物的了解。他们乐于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向大家做一展示和交流,课上畅所欲言。许时彬同学给大家展示了他给小企鹅做的小档案,让其他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让同学大饱耳福。学生的表现不禁让我感觉到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热情非常高涨,教师在设计活动上就要以兴趣为切入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我设计了评出你心目中的“动物之星”和“表演之星”的环节。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讲效率,而且还丰富和提升了他们现有的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收集资料、信息很感兴趣,但是在方法上不是太好。在活动中,我通过对自己收集资料的展示,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怎样介绍信息。同时,通过参观同学的作品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对小动物的喜爱,为下一个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做铺垫。通过课堂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上教师只要认真思考,多下功夫,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的不足之处是:一是平日里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交流、汇报的能力,二是多鼓励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欲望。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动物花灯的外形特征,尝试建构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灯及细节。

2、花灯色彩美,会用合适的颜色有规律地搭配进行建构。

3、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建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参观过灯展、知道各种动物灯的名称。

物质准备:

场景(展台、各种动物花灯),各色雪花片、半成品(圆形、球体、椭球体等)音乐(闹花灯)、电视机、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感知动物花灯的形体特征:

(1)欣赏动物花灯:

师:“我们一起去逛逛灯会,好吗?”

师:“灯会上都有哪些灯?这些灯由哪些形体组成?请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

(2)运用绘画形式设计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灯:

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灯?给你最喜欢的动物灯画一张像吧!”

(3)交流,巩固对动物灯的'观察、理解:

师:“你设计的是什么灯?是什么样子的?”

2、尝试建构动物灯,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按意愿建构自己喜欢的动物灯。

“请小朋友把你最喜欢的动物灯插出来,比比谁插的最像!”

(2)引导幼儿有规律地搭配颜色,感受花灯的色彩美。

“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颜色搭配在一起漂亮,比比谁的动物灯颜色最漂亮!”

3、评价:

(1)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花灯及建构方法。

“你设计的是什么灯?你是怎么插的?”

(2)师幼共同从颜色及细节方面进行评价。

“这两个都是兔子灯,可是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小设计者来介绍!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篇3

一、习作内容要求:

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学目标: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有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及表达兴趣。

(二)感悟描绘之法:依据描绘的动物脾性特点,从动物的外形、动作等方面选取典型的材料内容。

(三)学习描写,努力做到文从字顺,所言具体,注意表达出动物特点。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习抓住表现动物特点的外形、动作和神态进行较为具体的描述,做到文从字顺,努力做到较为准确和生动。

四、教学难点:

指导言辞达意的生动表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及相关活动设计

(一)回顾课文,引入习作。

1.回顾《白鹅》,回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鹅的特点的。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呀?(课件出示白鹅图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高傲、架子十足),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来介绍的呀?(叫声、步态、吃相)是啊,不管是叫声、步态还是吃相,处处都表现出了这只白鹅的高傲,也让我们读者记住了这只特点鲜明的白鹅。虽然它很

高傲,可作者却很喜欢它,从课文的哪个词语作者可以看出来?(鹅老爷)

2.谈话引入:今天,我们也来说一说、写一写喜欢的'动物

幻灯出示习作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写出动物 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这个习作要求里,有三个要注意的关键词,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板书:喜欢的 特点 真情实感)

4.想一想:写好动物应该抓住哪些方面的特点呢?(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讨论)(板书:外形 习性)

(二)文段对比阅读,感悟动物外形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1.何老师以前的一个学生珊珊家里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猫,它的名字叫“白白”。同学们猜一猜,哪只小猫是白白?我们先来听听珊珊的介绍。

2.出示文段:

小猫白白,脑袋圆圆的,竖着一对尖尖的三角形耳朵,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变成了细线;夜里,却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3.学生齐读文段,并出示三幅图,生猜一猜:你觉得哪只小猫是白白?(说说猜不出的原因)

4.后来,她又把这段话改了改。出示文段:

小猫白白,顾名思义,肯定是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了!哈,你猜错了。它的脑门可不是雪白的,那黑黑的小绒毛,让它比通体雪白的小猫更可爱,更耐看。

5.小结谈话:从珊珊的两段文字中,你在描写动物的外形上有什么收获?你对“特点”这个词有没有新的认识?

教师小结:在描写我们喜爱的小动物时,就要在细致观察中,不仅要找出它和别的动物在外形上不同的地方,还要找出它和同类动物

不同的地方,这样,它的特点才突出,让人难忘。这也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一个写作小贴士。

(三)文段对比阅读,感受情感表达的不同句式,感悟语言特点。

1.谈话引入:同学们,除了不同的外形,小动物们还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我的邻居家有一只叫“番薯”的宠物狗,很有趣,想不想认识它?

2.出示对比文段,感受“喜爱之情”表达句式:这两段都是介绍“番薯”的开场白,你喜欢哪一段?

(1)“番薯”是一只不足一岁的小狗,身子肥胖臃肿。它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不爱洗澡”,让主人很头疼。

(2)“番薯”可是一位“狗王子”,年纪虽小,个儿可不小,才几个月大呢,就拥有了一副圆滚滚、胖嘟嘟的身材。它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不爱洗澡”,这不,“战斗”又开始了。

3.教师小结:

同样都是描写“番薯”的肥胖、不爱洗澡,第二段描述不仅有幽默感,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喜爱”的情感,有一种亲昵的味道。

(四)捕捉动作细节,在尝试描述的实践中感受动作描写的表达作用。

1.观赏视频“不爱洗澡的番薯”,谈谈观后感:你觉得“番薯”怎样?用一个小短句写一写。

2.练笔:围绕刚才写的小短句接着往下写,抓住“番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动作表现它的性格特点,写一写“番薯”为了逃避洗澡是怎样和主人进行“战斗”的。

3.出示“写作小贴士二”:能把表现特点的动作进行准确细致的描写,可以让内容具体,行文生动。

(六)习作点评。

(七)出示“写作小贴士三”。

(八)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描写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自身与众不同的外形特点,再通过一件事,抓住它的动作来表现动物的习性。课后,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会用橡皮泥、绘画、积塑、剪贴等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基本特征。

2、能自主地选择和应用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3、尝试与同伴合作,体验用多种形式表现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动物已有一定的了解。

2、橡皮泥、积塑、剪刀、胶水、油画棒、纸、笔等。

3、多媒体:森林背景图。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兴趣。

(1)、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2)、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谁呢?

(3)、这么多的小动物住在一起,他们会组织一些什么活动呢?

(4)、小朋友们真棒,说了这么多的活动,那在这些活动中,你觉得开展哪种活动最有劲、最热闹呢?

(5)、嗯,运动会这是一个好提议,那你想请谁来参加呢?

2、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好多好多小动物,那你想把它们都做出来吗?

(2)、介绍材料,讨论制作方法。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轻轻地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

小朋友啊真聪明,想出了很多制作动物的方法,那现在就请你去选喜欢的材料,制作小动物吧!在制作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合作。

3、相互交流,展示作品。

(1)、你们都做好了吗?现在请你拿着你的小动物去给你的好朋友看看吧!说说你都请来了哪些小动物?

(2)、集合啦!请小动物都过来吧!

谁来介绍一下你请来的动物?

(3)、请你们再想想看,这些小动物都可以参加哪些比赛?

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运动项目,那现在就请你带着你做的小动物出去训练吧!一起为下周的动物运动会做准备吧!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平安无事”、“逗弄”、“甩脱”等词语。积累“干涸”、“痛楚”、“实事求是”等词语。

3、初步学习阅读参考资料:能读懂课后的注释,懂得注释的作用。

4、熟读课文,了解第二节与后面四节的关系。

5、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通全文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作品《我喜欢小动物》。

出示:

26、我喜欢小动物(齐读课题)

3、轻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阅读注释

1、同学们,我们以前是否接触过注释?请说说你的了解。

2、请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注释在哪里?(篇末)

师:注释有的在当页,有的在篇末。

3、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注释在当页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释有几个?标在哪里?

师:本课的注释只有一个,注释符号用数字加小圈标在题目的右上方。这个注释是对全文作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对文章字、词、句的解释,我们以前接触过不少。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本课的注释,交流一下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

6、学生自读、交流,教师概括:

从注释中我们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动情况。

7、请学生说说注释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对作者还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体交流。

说明: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查找、阅读资料。这节课的训练包括两个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文后注释,从而使他们明白注释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并了解一些有关注释的知识,这个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是作为重点训练的。

2、课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报刊、上网、听家人讲述)去了解作家、作品。这个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三、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进一步感知课文。用“△”将不理解的词语标出。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3、出示:

鳄、鲫、鳖

归类识字,三个生字都和鱼有关,书空。

“鳖”就是“甲鱼”。指导鳖字上半部的写法。

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吻端:指鳖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脱:摆脱,文中指“我”不断地做甩手动作(可以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鳖终于松口了。

平安无事:文中指没被鳖咬到过。

不胜其烦:胜: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请求,烦透了。

5、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年幼时的秦牧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孩子。他与小动物们朝夕相处,将它们当作了玩伴。课文是这样写的:

出示: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个别读——齐读

2、想想文中哪些小节写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写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节)

蠢事(5、6节)或(5、6、7节)

课文3-6(7)节就是围绕第2节展开描写的。

3、再读3-6节,用概括的语言来说说两道填空题。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有趣的事情是:(将过山鲫从水缸里捞出来,放在地面上,看它们跃动。)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鳖,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说明: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回答这两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可能学生会读出第4节或第6节中大段的语句。那么教师就应该耐住性子,给予学生一种宽松的环境,指导学生找到文中最关键的词语,表达上不求统一,意思正确,句子完整通顺即可。

4、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趣”字,哪些地方又体会出“蠢”字?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试着把它读好。

5、集体交流。

个别读——小组读

五、品词析句,积累词语

1、三读课文,找到你欣赏的词句,用“——”划出,说说理由。

2、集体交流(万一学生找不到事先教师希望他们积累的句子的话,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句)。

举例:

“听说天旱的时候,它能够从于涸的地方,不断跃动,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

(1)结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这个词语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体会过山鲫的生命力很强(从“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许有很长的距离,但它不会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断跃动”找到生的希望)。

3、读好自己喜欢的一句话。

个别读——小组比赛读

六、总结课文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我们亲近它们、善待它们,它们也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让我们同动物们和谐地相处!

七、课外延伸

1、你在亲近小动物时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小乌龟》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

2、能根据书上对例文的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写好动物,要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模仿例文的写法,先说说,再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教学重点: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动物的动作特点。

作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写一周的观察日记。

2、挂图

一、学习例文

1、出示挂图。

2、指名说说小乌龟的外形特点

3、引导悟法

(1)自渎《小乌龟》,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为什么他写的小乌龟样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呢?

(2)交流

4、指名谈学习例文的收获

二、展开讨论

1、让学生阅读对例文的分析部分,同桌讨论。

2、指名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

3、师生共同小结写好动物的方法

(1)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写

(2)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写动作特点时,要注意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

5、再读体会

三、提纲词语

伶俐可爱翩翩起舞体态奇特

饿虎扑食束手无策忽闪忽闪

增添乐趣迫不及待来者不善

调皮可爱尽心尽职忠诚善良

四、进行说写

1、学生阅读作文提示,说说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课前,老师布置过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交流

3、先小组交流

4、指名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5、对照写法,激励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来

五、写草稿

我喜欢的动物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认识10个生字,能用找近义词、理解关键字、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再三恳求、不胜其烦、平安无事”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第2节和后面4节的关系;重点学习课文描写的一件“蠢事”,指导理解关键句子,理清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开头复述第二件事。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我逗弄小动物时的乐趣,体会“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按顺序抓住小动物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或具体事例描写小动物,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拓宽习作思路,学着新颖选材,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养过什么小动物?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小动物有关的课文,指名读课题。(带着这份喜爱一起读读课题。)

3、文章的作者在儿童时代养过许多小动物。(出示小动物名称)一起念一念。

①出示三种小动物,请你再读读这三种小动物名称。“鳄、鲫、鳖”是三个生字,注意观察三个字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②这是“鱼字旁”、这是“鱼字底”,(横改提)。看老师写一写“鳖”,特别注意左上部分的笔顺,跟老师书空左上部分。在桌上默写一个“鳖”,鳖就是——甲鱼。

③“过山鲫”是一种鱼,鳖和鳄鱼和既能在水里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却不是鱼,而是爬行动物。

4、在课题上,有这样一个标记“①”,这表示——注释。

5、打开书找找这篇课文注释在哪儿,轻声读注释。读了这个注释你了解了什么?

6、小结:这个注释帮助我们了解了作者和他的作品的一些情况,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帮助。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位大作家,可以上网去查询。

二、学文

1、整体感知

(1)下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要求:轻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告诉了我们,请用直线把这句话划下来。(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要求,按照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

①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②课文主要写了我逗弄小动物时发生的两件事,一件——趣事,一件蠢事,文中哪句话概括地告诉我们的?指名、齐读。

板书:逗弄、趣事、蠢事(“蠢事”就是——“傻事”)是呀,课文就是围绕我在逗弄小动物时的这一件“趣事”和一件“蠢事”展开的。

2、学习“趣事”

(1)我们先来学习这件“趣事”。出示第4节,轻声读读这段话,(自由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学生交流

出示:每次洗澡的时候,我总是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地上,看它们跃动……放回水缸。

①指名读。

②我把过山鲫捞出来,放在地上,看它们跃动,嘴里还数着“一,二,三,四!”(男女生分别数)想像着它们是在进行比赛。(随机板书:看、数、想像……)比什么,怎么比呢?说话:我想像着它们在比。(高低、快慢、次数、远近)有趣吗?那就把这种“趣”味读出来呀!齐读

(2)为什么我能和“过山鲫”这样玩,一玩就是这么长时间呢?指导齐读第3节“这种鱼生命力很强……再度生活下去。”只有了解了小动物的特点、习性,才能这样逗弄,喜爱小动物更要珍爱小动物的生命呀!课文这两节紧紧围绕这个“趣”字展开。

3、学习“蠢事”

(1)当然,在逗弄小动物时,我也做过些非常蠢的事,其中有一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这件事和一只“鳖”有关。出示“鳖”的图片和介绍

鳖,又称甲鱼。吻部突出,牙齿尖细,可以咬碎树枝、骨头等坚硬的东西。遇到危险时,头和四肢迅速地缩进壳内。(动物的嘴也可称为“吻”,吻最前面的部分就是——吻端)

(2)出示第5节,引读:有一次,家里买回几只鳖来吃……

大人不答应,我——再三恳求。我恳求了——一次又一次;很多次(理解“再三”的意思。)“再三恳求”变大变红。

引读:大概“哼”得久了,大人——不胜其烦,“不胜其烦”变大变红。

理解“不胜其烦”的意思——“胜”字义选择,“不胜其烦”的意思是——

(3)大人再三吩咐(变大变红):(出示)“要小心哪……打你一顿鞭子!”

齐读;“要小心哪!”大人的这份关心没读出来,再读;大人又是关心,又是吓唬,就怕我被咬着,大人可知道,一旦被咬着,后果可了不得!再读一遍。

(4)听了大人的话我心里会怎么想呢?

是呀,听了大人的话,我心里有些紧张、有些害怕,但又有点怀疑:真有这么厉害吗?我忍不住,悄悄地和这只鳖玩了起来。

(5)指名读第一句。创设情景:小朋友,现在你就是作者,想像桌上就有这么一只鳖,我们一起来和鳖玩一玩。我伸出一只手指去逗它……还好,没咬着(一次);我伸出……又没咬着(跟着老师说);第三次(一起说)……还是没咬着;第四次、第五次……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板书:多次逗弄),这时我心里又会怎么想呢?交流

(6)最后一次,准备:最后一次……咬住了!

老师范读,重复“唉,一下子就给咬住了!”

一个“唉”字,让咱们能感受到当时我——大吃一惊、毫无防备、害怕、疼痛……读出这份感觉来。(指名几人)板书:突然被咬

(7)引读“鳖咬的痛楚……血淋淋”(“我只好拼命用力甩”拼命了吗?不够;还没甩掉,再使劲。)板书:强忍痛楚、拼命甩脱

(8)这一幕真是惊险哪!让我们再来回顾这最后一次的情景——齐读“最后一次”

(10)这事让我明白了——引读最后一节。我的“愚蠢”就是——不知道被鳖咬会这么厉害,盲目地去逗鳖,还不听大人的劝告,结果被鳖咬得鲜血淋淋,这部分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蠢”字展开的。

(11)这件事情让我们印象深刻,现在请你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你可以这样开头:在逗弄小动物时,我做过一些蠢事,其中有一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把逗弄鳖的过程说清楚,特别是最后一次被鳖咬,拼命甩脱的过程说得详细一些。我们在说的时候都要紧紧围绕这个“蠢”字。

自由准备,交流。

三、归纳

儿童时代,我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以至于成年后,我还时常想起这些——有趣的事,甚至是一些蠢事。这些事让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小朋友,在你的身边肯定也有一些让你非常难忘的事情,咱们也可以用笔把这些趣事或蠢事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趣事看数想像……

我喜欢小动物多次逗弄

蠢事突然被咬

强忍痛楚

拼命甩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