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花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07-26 作者:Iraqis

好的教案会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好的教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美术花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美术花教案优秀8篇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2、尝试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迁移以往感知,表现五官经验,大胆创作,增进同伴间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橡皮泥工具、人物表情挂图、黑板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1、通过观察挂图提问:“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有的笑了、有的哭了、有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笑时眉毛弯弯的眼睛眯了起来……)“请你学一学”(幼儿大胆表演,感觉表情的变化)

2、组织幼儿观察好朋友的面部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

“他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眯眯的、皱眉头的……)“谁愿意把你好朋友的表情画到黑板上?”(个别幼儿上前简单绘画)

二、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1、讨论制作方法提问:“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子的脸?”(哭的、笑得……)“怎么做呢?”

(面部可以先搓圆、然后压扁,用小刀切割出人的脸部,也可以分别制作出人的五官)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指导提问:“你做的是谁?”

“他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头发、身子是什么样子的?”(指导个别能力强的孩子)

三、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提问:“请你猜猜这是谁的脸?”

“你最喜欢哪张脸?为什么?”(引导孩子从五官整体布局分析)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在下课时制作好朋友的身子。

活动反思:

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在活动中我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尝试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迁移以往感知,表现五官经验,大胆创作,增进同伴的情感。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来了启发和深思,使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活动中孩子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快乐并收获着。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遮挡的方法学画荷花。

2、 在活动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3、 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学画荷花。

活动难点:

学习遮挡的画法。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塘美景图

1、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参观一个美丽的荷塘,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些什么?(荷花、荷叶、青蛙、小鱼、小鸭子)

2、师: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那么,荷花是怎样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荷花的花朵是由一瓣一瓣的花瓣组成的,颜色以粉色为主,下面连着荷叶。)

教师小结:

夏天到了,荷塘里开满了荷花,风一吹来,荷花轻轻摆动,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荷花有大,有小,有深粉色,有淡粉色。美丽的荷塘,吸引了青蛙、小鱼和小鸭们,它们在快乐地玩耍着,荷花张开了笑脸,唱起了欢乐的歌。

3、师:荷花这么美,我们快把它画下来,让荷花也开满我们的教室。

二、荷花开了

1、ppt演示,教师讲解。

——荷花怎么画呢?

(1)看,一朵荷花是由许多小花瓣组成的,它们像好朋友一样围在一起:先画中间的这一瓣,然后左面来了一个“好朋友”,手拉手靠在一起。

——咦,这里怎么少掉了一部分?(原来让中间的这瓣遮住了)

(2)原来画被遮挡的部分,是要跳过去画的。

难点:学画遮挡的方法。

(3)左面的“朋友”画好了,右面也来了“朋友”,这样来了许多“朋友”,大家围在一起,重重叠叠,一朵荷花就完成了。

2、教师示范讲解。

——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怎么画荷花的?(示范纸上事先画有花茎和荷叶)

(1)先用炫彩笔画出中间的这一瓣花瓣,然后左面、右面画上它的“朋友”,注意被前面花瓣遮住的部分要跳过去画。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示范。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3)在画好的荷花下面,用蜡笔画出花茎,花茎上长满了一根根的小刺。

(3)在花茎处再画上一片荷叶或几片荷叶。

(4)最后给荷花喝喝水:用毛笔蘸点水,在容器口上舔一舔,在画好的荷花上仔细地涂一涂,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荷花渐渐“开放”)

——喝过水的荷花,发生了什么变化?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个别幼儿学画遮挡的部分。

(2)提醒幼儿多画几朵荷花,大大小小,深浅不一。

(3)提醒幼儿毛笔蘸水要适量。

(4)丰富画面的内容。

三、 作品展示

1、幼儿将完成的作品自由摆放在相框中陈列。

2、师生共同欣赏,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观看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往往是想到什么画什么,基本上不会考虑到画面的整体布局,常常会出现主体物很小,装饰物很多、很乱、很杂的情况,所以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多引导幼儿了解一幅作品首先要突出主体物,背景装饰只是附属品,不应过杂、过乱,整个画面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看起来丰富、整洁和美观。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本班幼儿从中班到大班,对绘画方面有很大的兴趣,在这学期里我尝试着让幼儿们初步学习线描画,这节课提供了幼儿喜欢又熟悉的动物小鸟进行组图,通过画小鸟可以直接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幼儿会觉得这是那么容易,又那么的美妙!从欣赏到发现让幼儿领受线描画的艺术魅力。

美工活动:

印手画小鸟

活动目标:

1、运用幼儿熟悉的手做基础,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培养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感受线描画的独特魅力。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笔、长卷画、小鸟挂图.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猜谜的形式导入(小手).

二、观赏与演示小手变小鸟,了解小鸟的特点。

三、创作要求

把画纸当天空,让小鸟们都到天空中来飞翔。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商量,分工作画.

2、鼓励幼儿运用线描的技能大胆想象,创作。

3、照顾幼儿个别差异,给予适当的辅导。

五、引导评价。

1、鼓励幼儿自由地相互欣赏各组创作的作品。

2、结束:这么漂亮的长卷画,我想隔壁班上的小朋友们肯定也很想看看呢,现在呀我们就带着我们的作品去给他们欣赏一下吧!

各组幼儿扛着画出场。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泡沫拓印后的各种形状,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变化成各种图形。

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泡沫进行拓印,大胆想象、添画。

3、通过活动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出示礼物盒)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神奇的,会变魔术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2、师:(拿出礼物:泡沫)咦,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包水果的)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泡沫。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这个泡沫可神奇啦,会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

二、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1、师:先拿刷子沾颜料给泡沫穿上好看的衣服,刷颜色的时候要注意刷均匀,每个地方都要刷到颜色,然后将刷好颜色的这面印到纸上。看,泡沫身上好看的花纹就变到纸上来了。

2、师:一起说变变变。教师用记号笔添画,将圆形的花纹变成小白兔的头。并将身体画完整。

3、哇,圆形的泡沫变魔术变成了什么?(小白兔)你觉得圆形的泡沫还会变成什么呢?(幼儿想象)

三、观看ppt、观看圆形泡沫变成的物体

1、师:我们一看圆形的泡沫还变成了哪些东西。

2、出示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1)和好朋友讨论这些图形会变成什么呢?

(2)观看变化的各种图形。找一找什么形状的泡沫变成的。

四、幼儿操作

1、师:你们愿意做神奇的魔术师来变魔术吗?你想用什么形状的泡沫变成什么?

2、现在请小魔术师们去变魔术吧五、活动小魔术师们,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去看魔术展吧!哇,有…有…还有…太神奇了,你们个个都是能干的魔术师我们给自己放个大鞭炮。生活还有很多的形状能变魔术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火车要开了呜……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对红、黄、绿、紫四种常见颜色的认识,感受色彩的美。

2、大胆选色,学平涂的方法与蘸色的技巧。

3、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只,自制烤箱一只,围裙一条。

2、人手一张铅画纸(剪成各种面包形),黄色、棕色油画棒,红、黄、绿、紫颜料、水粉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讲述小故事,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兴趣。

以兔妈妈身份讲述故事:“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我是兔妈妈,是森林有名的面包师。我烤的面包不但好吃,而且形状也好看。小动物们可喜欢啦!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兔妈妈的年纪慢慢儿变大了,现在我都想收一些徒弟,把自己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他们。可是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徒弟,真着急呀。噢,有了,我知道你们都很聪明,这样吧,你们来当我的兔宝宝,我把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你们好吗?”

2、倾听故事,进入情境。

二、新授

1、教师示范──“烤面包”

(1)先卷起袖子,取出白色面包。

(2)介绍“果酱”,认识颜色。

(瞧,妈妈带来了许多果酱,先来考考兔宝宝,这是什么颜色的水果酱?)

涂“果酱”:示范蘸色、平涂的.方法。

(3)把面包掰开,涂抹果酱。

1)我可喜欢吃红色的西瓜酱了,就来一点吧: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在面包上。

2)我还喜欢吃黄色的香蕉酱,蘸点果酱,舔一舔,果酱涂得满满的。

3)我还想来点绿色的苹果酱,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呀涂,涂上绿色的苹果酱。好,绿色的够了,刷子放回原瓶子里。

4)再来点紫色的葡萄酱吧,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呀涂,果酱涂得满满的,味道更好了。刷子放回这对吗?放回哪里去呢?对啦,如果放错了,果酱混在一起味道就不美了。

5)果酱涂好了,现在我们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起来,压一压,免得果酱流走了。

2、烤面包

(1)现在兔妈妈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上,放入烤箱,打开开关。

(2)烤一会儿,面包变黄了(师用油画棒在面包外面涂上黄色),

再烤一会儿,面包烤得有点焦了,(师再面包边上涂上棕色。)

3、展示面包。

(1)好,我的面包烤好了,闻一闻,好香,尝一尝,脆脆的,打开面包,兔宝宝们看看,

噢,里面全是果酱了,真好吃。

(2)幼儿边倾听边观察教师整个制作过程,并领会操作要领。

三、练习

1、幼儿学习“烤面包”,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巡回指导

(1)询问幼儿放了哪些“果酱”,巩固对常见颜色的认识。

(2)提醒幼儿蘸色时刷子要舔一舔,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鼓励幼儿用多种“果酱”涂满面包。

(3)提示幼儿把面包烤得黄黄的,又有点焦。

(4)幼儿动手涂果酱,烤面包。

四、评价

1、展示幼儿的“烤面包”,请客人“品尝”

(1)提示:面包烤好了,闻闻看香吗?掰开面包看看里面是否全时“果酱”?

(2)引导:请小兔子们告诉客人:你涂了哪些果酱?并请客人们品尝你烤的面包味道怎么样。

2、幼儿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请客人欣赏、品尝面包,享受成功的喜悦。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寻找并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制作拓印版画。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周围放置一些可供幼儿制作拓印版画的材料。

2、纸风筝一个,宣纸、油画棒、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2、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架风筝)现在老师要把这架风筝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瞧,一架风筝变出来了。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的吗?幼儿猜后教师将纸挪开,揭示谜底。丰富词:拓印。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或漂亮的图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变到你的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

三、集体欣赏、交流、讨论拓印的经验。

1、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版材料有创意的幼儿给予鼓励。

(1)你变出了什么画?你是用哪些东西拓印的?你是怎样拓印的?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效果不太好?

2、小结。

四、引发幼儿继续思考、探索。

1、 在你身边、在你家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它变成美丽的画?

2、 除了用油画棒来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来拓印呢?

3、 你还有什么更新奇的拓印方法?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画带回来给大家看,好吗?

幼儿美术花教案篇8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尝试手指作画的快乐。

2、学习用圆形组合表现葡萄。

准备:

紫色、绿色、褐色广告色,练习册,一串葡萄。

活动与指导:

1、看老师不用笔也能画画。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竖按葡萄,再用食指蘸褐色,竖指画枝梗,蘸绿色横指画出叶子。引起幼儿用指作画的兴趣。

2、出示葡萄,引起幼儿观察葡萄,一颗一颗葡萄珠排列的样子。

3、用练习册在葡萄叶下面,从下向上用食指蘸紫色点画葡萄。

4、评议幼儿作品,表扬幼儿大胆尝试手指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