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班教学计划最新7篇

时间:2022-12-13 作者:Lonesome

在每一阶段的教学开始前,都少不了要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制定好教学计划,老师们都能顺利的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任务,28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舞蹈班教学计划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舞蹈班教学计划最新7篇

舞蹈班教学计划篇1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

1. 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

2. 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

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

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十八周 欣赏课成品舞表演 汇报

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舞蹈班教学计划篇2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教学目的:

小学生舞蹈地方课程属于普及性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一~三年级:

1。透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必须的灵活与协调潜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群众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明白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四年级: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一样舞蹈风格。

3。乐于透过舞蹈表达自我情感。

4。群众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五教学资料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资料: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一样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小松鼠(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表演,动作提高

小足球组合(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第十七周欣赏课《春暖花开》

第十八周表演课综合练习

舞蹈教学计划(六):

教学目标

1。透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使孩子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我最美丽的一面。

3。透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孩子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潜力。

4。了解我国不一样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教学资料

第一阶段:基本资料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月教学计划

三月份:

基本资料:

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

把杆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

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

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

四月份:

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五月份:

完整舞蹈的学习

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

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

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

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六月份:

舞蹈的展示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活动安排

??培训时间

每周五下午

??培训资料

1。基本资料

2。民族舞部分

3。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舞蹈班教学计划篇3

一、教材简析: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思考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齐。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潜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群众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到达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分,学习校园群众舞《找朋友》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群众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透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透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学习校园群众舞《阳光校园》,训练学生的舞蹈感觉和乐感。

文章引用自: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校园群众舞》的风格特点;

2。透过群众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的群众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教学难点:1。校园群众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五、教学措施:

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透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群众荣誉感和职责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六、一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按周次列表

第一周

上课队形,基本站姿;

要求: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第二周

第一个动作;

要求:掌握吸跳步的要领,动作规范

第三周

第二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动作到位统一;

第四周

第二个动作(脚的动作)并复习所学资料。

要求:熟练掌握;

第五周

两人配合第二个动作;

要求:动作协调统一;

第六周

合音乐;

要求:卡好节奏;

第七周

第三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要求动作标准;

第八周

第三个动作(脚的动作)

要求:注意开步的大小;

第九周

两人配合第三个动作;

要求:动作协调统一;

第十周

合音乐;

要求:卡好节奏;

第十一周

第四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动作标准;

第十二周

第四个动作(脚的动作);

要求:注意拍子,步伐统一;

第十三周

两人配合并合音乐;

要求:配合默契,音乐要卡好节奏;

第十四周

第五个动作(手和脚的动作)

要求:动作要求标准;

第十五周

两人配合合音乐;

要求:配合默契,音乐要卡好节奏;

第十六周

复习所学资料;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并有感情的去跳舞;

舞蹈班教学计划篇4

一、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经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礼貌、懂礼貌、爱团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必须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本事后,根据自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经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经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本事,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三、舞蹈教学计划与资料: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明白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四、学情分析: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为主,仅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本事。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经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景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4、经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

六、教学重点:

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七、教学难点:

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舞蹈班教学计划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能够根据音乐协调的做动作。

2、发挥幼儿的想象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动物头饰,栅栏。

活动过程:

1、导入:《小红帽》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老师带领孩子一起玩游戏大灰狼和小红帽,让孩子们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再次直观地感受这个故事

2、过程:首先让孩子们随意地听音乐做动作,随着音乐自己跳。

让孩子们静静的欣赏一遍音乐,想一想故事情节。

老师随第一句音乐做一个动作让孩子们模仿,让幼儿初步了解怎样随音乐做动作,然后每一句音乐让幼儿自己创编,老师选一个小朋友的动作做这一句音乐的动作,然后让这一个小朋友来教全班的小朋友并以这个幼儿的姓名来命名这个动作,孩子们有了动力都会积极的来创编的。

整个音乐完成老师带领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把整个舞蹈连贯起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的把舞蹈学会并且很感兴趣。

活动结束:

一节课完成孩子们意犹未尽的讨论这是我的动作这是谁谁的动作,而且他们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会忘记这个舞蹈。

舞蹈班教学计划篇6

一、目的

1、 学生通过在培训班的一周一训练的学习课程,使学生用一种最短的时间记住所学的小组合,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的艺术素质。

2、 这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考级的部分组合。

二、 教学内容

在冬季来临,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必须先让学生的身体预热,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1、 基本功训练;

一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简单的掌握舞蹈最初级的知识,组要是练习他们身体协调能力,在基本功训练中可开展一下,跪下手扶屁股下腰、横叉

四级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形体方面了,在横、竖叉都可以的下,腰部训练就要强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脚是重要的一部分了,在反应快和掌握好的学生可以在开一下五级学生的知识。

五级的学生要比四级的学生思维方面更接受的快些,基本功技巧方面要学的比较多些,这学期要开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训练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学生的规范性,安全性。

2、考级内容

一级内容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应、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

(舞鞋)

四级内容

(北舞)1单手位、2波浪、3压垮、4勾绷脚、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脚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积木乐园

五级内容

(北舞)1双手位、3勾 绷 脚、4小弹腿、6后弯腰、9后踢腿、11脚位、12半蹲、13小跳(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蝴蝶

考级完成步骤

一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四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入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五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人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舞蹈班教学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在音乐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为切入点,通过规范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使孩子们外在优雅姿态的训练,同时也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传播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孩子们内涵修养,使其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良好气质和高雅风度。

二、社团特点分析:

低年级段舞蹈社团招收的都是一到三年纪的学生,这个年级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

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四、活动目的:

1、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

2、通过舞蹈组合培养孩子们跳、唱、说的综合能力。

3、通过舞蹈剧目的排练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勇于去感受美、学习美、表现美。

五、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六、活动主要内容:

(一):基础训练

(1)、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

(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3)、把杆训练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难度上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4)、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

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5)、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6)、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二):成品舞蹈的排练《麦田童话》

七、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像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八、活动安排

第一周:制定计划

第二周:基础训练(压腿、压肩、把杆训练)

第三周:基础训练(劈腿跳、下腰、劈腿)

第四周:欣赏舞蹈

第五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六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七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八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九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一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二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三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

第十四周:舞蹈排练《麦田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