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写出的活动总结就会给人一种不好的阅读感受,活动总结在书写的过程中,小伙伴们需要强调内容明确,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篇1
教育是个大家庭。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积压施其职,并互相促进。
为进一步搞好要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好各种教育力量,本学期我走访了部分学生家,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好下个学期的工作,现将本期的家访工作回顾如下:
一、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积极因素:
1、家长具有把孩子教育,培养其成才的心理。现在的家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大,具有将孩子培养成才的强烈愿望。因此家长往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包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购置充足的儿童用品,提供广阔的学习渠道和媒体。有的家庭还为子女布置了专门的小房间用于学习。
2、现代家长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内容。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0-45岁之间,他们本身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工作,并讲究教育的方法,经常帮助子女解决一些在学习班上的困难,这对班级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现代家庭教育的消极因素:
1、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从而使孩子形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议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懒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给班级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2、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劳动等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班级工作开展不开。
3、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不少,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家长虽然将其子女交于父母管束,可是爷爷奶奶不是宠爱有加,便是有心无力,管束不下。这使班级课后的工作落实不下来。
4、现代社会学习班渠道和媒体的多样性使学生有机会获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这是好事。可是学生的自治力较差,不能很好约束好自己;另外诸多的媒体如电视等中不少黄色、暴力,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品质。
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篇2
为搞好家访,密切师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家访,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现将我校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
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
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篇3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
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的教育,7月8日,9日,10日三天,天气闷热,酷暑难耐,石狮小学全体教师放弃休假,兵分三路,分别对上徐,下徐,和家卓,康家卫,通积等十余个村庄的本校学生进行了家访,先后共走访近三百个家庭。
每到一个学生家里,各老师先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表现情况,并向家长了解了各个家庭的基本情况,详细准确的填写了家访记录表,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叮嘱学生在假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积极参加社会实际活动,注意安全,牢记学校的安全教育内容,帮助家长做一些力能及的事。学生们向各教师汇报了暑假计划,有的准备要参加一些有益义的活动,有的打算学习舞蹈、绘画,有的打算学习跆拳道等,家访的同时,教师们还为每名在校学生带去了学校精心准备的假期礼物一本课外阅读书,本次学校采购了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阅读的图书近300余本,希望通过这种引领,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爱上读书、不断拓展阅读面,提高习作水平。随后,各教师征集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家长承诺积极改进,争取办好让所有家长满意的教育。
此次家访,拉近了学校,家长的距离,为学生的假期安全打了预防针,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家访的意义:
一、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篇4
20xx年寒假,学校将家访作为寒假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一杯清茶结下彼此情谊。经过三天的寒假家访工作,可谓感受颇深。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将要与自己相处半年的学生们,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班级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开一个好头,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我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一、基本情况
1、一周内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2、一周的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半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3、一周的家访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确定了刘丽萍同学与“两免一补”对象。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此次家访活动取得的成效
1、建立起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家访教师发扬主人翁精神,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家访工作任务。
2、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力。通过活动拉近了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更全面的、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家长掌握了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为因人施教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更是鼓励了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寒假家访的第一站是李果朋同学家,他是一个聪明伶俐但爱动手打仗的学生。我们一行来到他家时,他们父子两个(果朋的母亲去河北探亲了)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与张老师首先表扬了孩子的进步,谈了孩子的在校表现,家长也介绍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很活泼,爱活动,是附近的孩子王,还介绍了孩子假期的安排。我们提出了望孩子除了参加体育活动,适当发展特长外,还要多读书,开阔眼界,与小朋友交往时要戒骄戒躁,不许动手。听了老师的话,果朋不好意思的笑了。我们以真诚的爱,去温暖了学生的心,家访让老师走进了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3、家长和社会高度赞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从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三、开展家访活动的经验
1、要增强教师的家访艺术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既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但通过家访或电话交流,老师对孩子的鼓励、期望,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样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由此可见赞美的艺术和力量,不但给了家长信心,也给了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成为后进生转化的良药。可见,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析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却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步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2、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处为人师表,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切不可在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
四、开展寒假家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有些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从而使孩子形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爱哭闹、懒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2、有些家长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还有的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学校教育孤掌难鸣,有些工作开展不开。
3、有些学生家长只顾做生意,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孩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他们变得越来越野,使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而学校与家长联络也往往是徒劳而返。
4、在优、中、学困生中均存在有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不一的现象,与父母亲相处不听话。
5、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
6、家长普遍存在对学校和老师期望和要求过高的现象。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孩子有什么不良行为或成绩下降等现象发生时,一并怪罪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7、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以与学校教育融合。有的家庭成员缺乏对教育下一代的正确认识和协调意见。往往出现“爸爸动手打孩子,妈妈忙着护孩子,奶奶出来拉孩子”的局面。家庭成员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埋怨、指责、争吵,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曲直,更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从而养成了说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给学校教育增添了许多难处。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我班今年的家访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今后的家访活动中,我们要更加细致的做好准备工作,家访结束后要继续跟踪了解家访后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并及时给以相应教育,并结合实际,采取座谈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扎扎实实搞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篇5
根据肥城市教育局和湖屯镇教育办公室的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寒假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搞好寒假家访,密切师生沟通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生放假时间很长,我们学校又地处农村,学生居住地分散,学习环境较差。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寒假搞好家访的工作思路,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现将我校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篇6
学校教育需要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访是学校获得家长信任与支持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表现的重要渠道。我们荣成三十八中在市局组织开展的教师大家访活动之前已先行一步,我们在新学期伊始就着手准备,并有效地组织开展此项活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各位教师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访、书信访等多种形式,在宣传育人理念、指导教育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明确分工,齐抓共管
我们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近期表现等方面将学生分组,并分给老师。每位老师为自己负责的学生制定小档案,根据自己的观察,综合科任老师的意见,制定家访方案,在家访时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保证每次家访的有效性。每位老师保证走遍自己负责的学生,这样全班学生都能受访一次。家访后老师们在一起交流反馈信息,让我们对学生有了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对于我们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宣传指导,达成共识
家访不单单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我们更注重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现行的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给以合理化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如有家长懂得了一味地责骂只会疏远家长与孩子之间地距离,而会改变与孩子相处时的言行;有家长接受了不能一味只盯住孩子的学业成绩,要全面衡量评价自己的孩子的观点,而会在生活中多表扬,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信心;有家长明白了现在孩子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关心,而不会再强逼孩子,适时地给以心理疏导;有家长知道了家长多过问多关注会调动孩子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而改变以往凡事不过问的做法,从而让班长又多了一个积极工作,肯于学习的成员。这样,我们与家长在观念上保持了一致,思想上得到了相通,我们达成了共识,在教育上我们自会收到可喜的效果。
3、跟踪教育,效果显著
家访完成并不代表教育的结束,我们建立师生一对一的联手帮扶机制,我们通过电话回访,短信联系,网络沟通等形式做好对学生的跟踪追访,保证了教育的长效性。每次家访后我们都及时做好记录,保存好第一手资料,注重观察家访效果,并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不放弃,不厌烦,保证教育有始有终,让家访真正发挥其实效性,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如涓涓细水流入学生的心田。我们与家长的联手,长效联系,的确让一部分学生经过家访活动之后,思想上有了极大的转变,行动上有了很大的干劲,家长老师都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良好表现而感到欣慰和高兴。
4、定期督导,保证长效
每月月末,主任定期检查老师的家访记录,记录不在于多少,但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每月老师都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确定好家访对象,这样保证了家访的计划性和持续性。
5、以爱暖心,真诚互动
在家访中,教师们都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真诚地在做这项工作,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王伟伦同学,因奶奶生病住院,父母不在家,自己啃凉饭,自己守空屋,生活无人照料,学习无人管束,班主任杨芳老师在家访时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每天清早在家为其准备热腾腾的早饭,还为其备好了午饭,科任老师也伸手相助。老师们温暖的关心感动了他,也深深地触动了他,这之后有些懒散的他思想上有了较大转变,学习干劲也比以前足了,老师们看到了他的上进,家长感受到了他的进步,在电话中向老师表达了谢意。
张月同学,聪明但学无斗志,自由散漫,为解决这一问题,张静老师决定家访。母亲因上班忙不能请假,张老师不顾一天工作的辛苦,放学后骑车登门拜访。在等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才与其母亲见面,二人长谈一个多小时后张老师在夜色中骑车回家。家长很是感动于老师对工作的敬业和对自己孩子的负责。某天张老师没来上课,张月误以为老师生病了,回家与母亲说了此事,当天母子二人亲自登门表达对老师的问候。这份彼此的感动,更拉近了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实现了“以心灵感动心灵,以尊重赢得尊重。”
教师“大家访”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沟通,而且对广大教师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次生动、深入的教育机会。通过活动,广大教师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激发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学校和家庭之间达成了教育共识,形成了教育合力,更加有利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小学大家访活动总结篇7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大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径之一。家访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家庭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家访,收获颇丰,现将本人的家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刻认识到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与学生接触近一年的时间,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还不够了解,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家访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家访,能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及对学校的期望等等。实践中,更让我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了家访的重要意义:家访让我们读懂了每个孩子期待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长坦诚的愿望,家访搭建了彼此心灵沟通的桥梁,家访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真情实意。
二、家访取得的成果
第一,家访给予我们双方充裕的时间来交流,我们可以反映孩子在校内的各种表现和进步,家长也可以提出各种建议和看法,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和家长的共同讨论而达成共鸣,找到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方法。
第二,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个学生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判若两人,有的在校内很活泼大方,在家里看到老师就会很害羞,
不敢说话,有的则反之,看到老师家访,过于兴奋,想尽情地表现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访更全面的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
通过家访,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这次走访的学生,大多数家长在外地打工,家长们无法照顾孩子们,有时间也只能打电话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样导致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无人监管,使孩子的自觉性较差,通过这次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们也认识到了照顾孩子不仅是关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学习也要照顾到。另外,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还有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宠爱,导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通过家访,我深深体会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期盼,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决心今后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热爱学生,努力使自己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